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14高性能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台,高性能电工电子技术
- 09/12学习用品的宣传语
- 09/12电子技术助力大发展,美国核潜艇的假想敌疗法
- 09/12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宿舍条件
- 09/10华高莱斯:IMEC——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创新中心
广播剧──时与空的艺术(2)
我们知道,事物的存在是事物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对广播剧的创作来说,我们一方面依靠思想带来的敏锐的洞察力来正确地选择题材丰富广播剧的内容;一方面,则要努力探索广播剧那独特的时空形式并出色地驾驭它。
驾驭广播剧时空形式的手段是现代录音技术。从碳粒传声器、爱迪生圆筒这些早期原始的录音器材,到今天的电动传声器、电容传声器、调音台、延时器、效果器、噪声门、录音机、扩音机、扬声器等等组合成录音工程的先进录音器材,声音的形象日臻完美,以至于现代音响学已把声音的审美提到音响学的首要位置。在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录音是用可以得到的声能来进行的。爱迪生圆筒是一种最早的机械录音形式:演员们都在一个号筒装配体前,一个振膜接到号筒的咽喉上,振膜驱动唱片刻纹针。这就是原始的录音。这样的录音作品噪音很大。早期的碳粒传声器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它的噪音也大、动态范围有限、失真也大。就是这样的传声器也是直到它出现50年之后,在电气录音出现时,才成为录音的一部分。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出生现的电气录音因为有较宽的频带和较高的动态范围而令人信服。同时,第一台实用电气录音系统也出现了,有了它,我们今天仍在探讨着的电子创作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至少被部分地打开了。在放音方面,直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声学的“手摇”唱机仍是主要的欣赏方式。从本世纪20年代到现在,时间仅仅过去了70多年,电脑的运用、激光的运用已经出现在现代录音系统中。从拾音、调音到录音、放音,新的电子技术、新的电器品牌以飞快的速度出现:电脑跟踪调音台、无反馈话筒、数码激光多轨录音机等等技术发明令人目不暇接;从单声道录音到立体声录音、四方声录音,伴随着录音工艺的不断完善,录音理论也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体系。
有了这样雄厚的物质基础,声音的艺术世界被创造了出来。这个世界的使命也在于要用来达到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塑造美好形象、陶冶人类情操、启迪人类思想的艺术境界。而广播剧作为一门音响的综合艺术,正好不辱此使命。广播剧可立足社会的制高点,洞察一切事物,充分选择题材,描摹、升华我们周围的事物,体现振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对时间与空间的驾驭是艺术梦寐以求的愿望。时间和空间在我们周围存在着,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物质。而这种“看得见”也是通过物质变化来得到的意象。比如,植物的开花、结果,太阳的升起、落下,一年四季的变换;天与地,大房子与小房子…等等。因此,广播剧中的时空虽然看不见,但在感觉事物的抽象性上、在感觉事物的本质上,却优于视觉一步到位。人的视觉还要通过人脑的思维过程达到对事物抽象性的演绎。广播剧时空艺术的语言是简洁洗练的、立体的、活生生的。比如,一声鸟鸣、一片水声、一阵风声、一声呼喊…等等,足以描绘出事物的存在。而在人的视觉中,往往是你看到了事物,但要把此事物描绘出来,尤其是用简练的手法再现出来,却并不简单。电视艺术、绘画艺术常常被称为是“遗憾的艺术”,就是说,视觉艺术很难达到在再现事物上的“主客观完美统一”。但相对而言,听觉艺术却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主客观的完美统一”。因为,听觉艺术在人的感觉的抽象性与事物意象的抽象性之间找到了一致点,协调了。听觉艺术是专门为事物的抽象性服务的。由于广播剧时与空的艺术形式展开了翅膀,因此,构成广播剧内容的文字语言就摆脱了“纸上谈兵”,飞了起来。中国方块字的音乐性、人类语言的音乐性在听觉艺术中仿佛被“特写”、被“放大”;所有的形容词、动词仿佛被“还原”了。比如:“红色”一词的意象是热情、热烈,我们可选择高调的、快节奏的音乐旋律烘托出“红色”的氛围;“蓝色”一词的意象是忧郁的、安静的,我们可选择低调的、慢节奏的音乐旋律烘托出“蓝色”的氛围。比如:“跑”、“开门”,我们可选择“快速的脚步声”、“门的振动声”这些生活中的音响来还原这些动词描述的对象,等等。广播剧时空艺术形式的卓越性为其内容体现开拓出一个广阔天地,在艺术世界里亮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广播剧的时空向人们的智慧提出了一种挑战:人啊,拿起你所拥有的电子科学知识,去把握人类的听觉优势,创造出精神世界的新大陆,让人的感官获得更多的自由,让人的思想与心灵获得进一步的解放,让生活与人类变得更加美好。广播剧的时空艺术要达到这种创作的自由王国,还有走不完的路──艺无止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不断的发明创造,广播剧的时空艺术也将逐步实现完美地描摹生活、再现生活、升华生活、创造新生活、从理想王国步入自由王国的艺术之梦。
文章来源:《现代电子技术》 网址: http://www.xddzjs.cn/qikandaodu/2020/091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