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04基于TL494的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
- 11/042020全国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 11/04单晶金刚石在半导体、光学显示的应用
- 11/02亚美尼亚疑似用神秘电子战系统击败以色列导弹
- 11/02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教学创新分析
长岭纺电:改革不止步 创新再出发
长岭纺电,前身为国营长岭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建成的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上世纪80 年代,在“保军转民”方针指引下,长岭厂充分利用自身的军工优势和电子技术优势,把提升我国纺织产品质量作为民品开发的重点方向,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思路,经过不懈努力,研制出国产第一代YG131 条干仪、DQSS-1 数字电子清纱器,YG131 条干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几代科技研发人员再接再厉,相继研制出我国最早的“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和国产化”专项的喷气织机电控箱、中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公证检验的快速大容量棉纤维性能测试仪等诸多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成为最早一代让长岭人无比自豪的“代表作”。
通过20 多年的运营、成长,2003 年4 月,长岭纺电作为独立法人进入新的运行阶段,确定了“领先国内水平,争创国际名牌”的企业目标,从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已成为纺织电子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纺织机械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
力同心谱华章
多年来,长岭纺电坚持推行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以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之根本,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梯队规划建设,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不断革新技术,开拓市场,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21 世纪初,纺电公司根据我国即将实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政策,紧锣密鼓地规划大容量棉纤维检测仪器(HVI)的研发。之后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纤维检验局的协调,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等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刻苦攻关和严格细致的考核验证,通过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仪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促进中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提高棉花质量检验技术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长岭纺电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
为了使棉花公检仪器更适合我国国情,长岭纺电开始研发XJ129 棉结和短绒测试仪,解决了长期以来纺织行业棉结和短绒指标测试的瓶颈问题,有助于推动棉花标准进步,有助于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棉花质量,有助于纺织企业指导生产。目前长岭纺电参与起草的GB/T-2018《棉纤维棉结和短纤维率测试方法光电法》已经实施,XJ129L 快速短纤维率测试仪正参与国家棉花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活动。同时,CS808 异纤清除机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从源头上解决棉花中的异性纤维问题。在条干仪方面,长岭纺电多年来从未停止研发,从起初YG131 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的YG136 系列、CT3000 系列、CT4000 系列等,已形成稳定、全面的产品系列。在喷气织机方面,发挥企业多年从事喷气织机电控箱的研发优势,整合各种喷气织机的特点,开发出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高速高效智能型CA082、CA182 型喷气织机。如今,喷气织机产销量连年翻番,已成为长岭纺电发展的新引擎。
多年来,长岭纺电人力同心,锐意进取,在技术、质量、市场、科研成果等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打造了系列化、多元化的产品,书写了纺电公司的华丽乐章。
百炼成钢铸辉煌
40 载艰苦奋斗,如今的长岭纺电公司实现了从单一主导产品向多品种、多类型、多领域的跨越,实现从生产经营型企业向高技术、规模化科研型企业跨越,实现从销售单个的检测仪器向为用户提供全套质量控制解决方案的跨越。目前,长岭纺电已形成数字电子清纱器、纱线实验室仪器、纤维检测仪器、化纤长丝实验室仪器、纺机配套电控设备、织物实验室仪器、喷气织机、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8 大门类40 多个品种的产品格局。从棉花加工环节的纤维性能检测、异纤检测并清除,到原料交易环节的品质检测,再到纺织过程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最后对成品进行综合评价,无不涉及。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1500 台/套纺织电子仪器和2000 台喷气织机的生产能力。
近几年还陆续推出了YZ-1 智能在线检测系统、SQM-1 棉条在线检测器、细纱工序的YM-1 细纱机单锭监控系统、细纱全套实验室仪器、络筒工序带有异纤检测功能的精锐52 电子清纱器、织造工序的FS220 自动验布机、BS 系列自动理管机,以及承担了国家棉花与毛绒纤维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其他项目,研制出FM10 棉纤维细度成熟度测试仪、WF1 毛绒纤维大容量检测仪等,多年来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品工程”,产品广受市场欢迎,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文章来源:《现代电子技术》 网址: http://www.xddzjs.cn/qikandaodu/2020/1029/565.html
上一篇:关于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